“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人深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以此为准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我们党之所以能在90多年间始终成为领航中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严密的组织体系,依靠的正是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如何做到“严以律己”?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思想、行动上的自觉性,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严以律己,表现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提高。严以律己,就要以法纪为戒尺,严格自律,既明法纪知敬畏,又遵法纪守规矩,坚决不碰法纪红线。要心怀戒尺、手握戒尺,树立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增强纪律意识、纪律观念,任何时候都要绷紧法纪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把遵纪守法、依法依规办事作为从政为官的根本,任何时候都要把政治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联系反面典型深入开展研讨,检身正己,强化政治自觉,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慎初、慎微、慎行,方可确保忠诚、干净、担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
严以律己,表现在行动上要谨言慎行。严以律己,重在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领导干部应将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彻于大小决策部署中。倘若只把“律己”当做口号、流于形式,难免出现台上台下“两个样”、所言所行“两张皮”的现象。只有在行动上遵循思想觉悟,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言行一致。党员干部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工作上自觉。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更要自觉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往都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严以律己,表现在常态上要经常“照镜子”。严以律己,自律必不可少,他律也不可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照镜子首先要找好镜子、找准镜子。这里所说的镜子,主要是指党章和党内法规,是能照自己不足和缺点的显微镜。照镜子,就是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照党章、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先进典型,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正不足。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照镜子的目的和必要性,才可能找准镜子,增强照镜子的动力和信心,明明白白、清清晰晰地照。党员干部必须对照党章这面镜子,以党的纪律、群众的期盼和先进典型为标准和参照物,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晾一晾自己的思想,晒一晒自己的行为,瞧一瞧自己的真容。通过照镜子,着力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明确改进措施,抓好整改提高,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党性观念、工作作风更加符合党章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
严以律己,是摆在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课题,值得时时警醒、事事谨记。
如何做到“严以律己”——应弘梅
编辑:hc 时间:2015年10月09日 访问次数: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