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高校政府协同探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编辑 :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 :2012-04-28浏览次数 :6736

    摘箬山岛,舟山的一个神秘小岛,陆域面积2.3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7.27公里。岛上一度只有四位老人在此居住。
    
    而在未来几年,这里将建设成为具有海岛特色及海洋科研开发、技术转移、科技示范、教学实习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科技研究与示范岛,也是我国第一个依托海岛建设的海洋技术装备公共试验场。
    
    在郁郁葱葱的小岛上,浙江大学外海实试基地科研大楼格外醒目。最近,50位浙江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陆续上了小岛,在基地开展涉海相关学科研究工作,这让小岛的空气中多了一份“科技味”。
    
    “我们做的是国家层面协同创新,共同把这个小岛打造成科技示范岛。”在浙大建校115年之际,浙大副校长吴朝晖对记者说。“中心的编制是100名研究人员,50位浙大人员已经到岗,接下来还有50位来自政府和企业的科研人员陆续到来。”
    
    摘箬山科技示范岛是浙大和浙江省合作共建的我国第一个海洋科技岛,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层面的海洋科技示范区。
    
    吴朝晖,主管学校科技工作,直接参与了摘箬山科技岛战略规划。他认为,当今时代各种资源需要集聚、交换,高校发展进入一个协同创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协同创新不仅是高校跟企业合作,高校跟高校之间合作,还有高校与政府合作,在国家层面进行协同创新。“摘箬山科技岛是高校与政府合作的成功典范”。
    
    这种国家层面协同创新的优势显现出来,很快“三件事落地”。第一,在共建海洋科技岛的大背景下,浙大成立了海洋工程系,发展延伸涉海学科群,把原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做强做大;第二,浙大与舟山市开展合作在舟山成立了浙大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第三,摘箬山岛所有的生物资源浙大都可以做研发。吴朝晖这样解读,“他们给我们一个岛,30年免租金,我们要把它做成国家级科技示范岛的典范。”他的感受很多,这种模式“协同创新的意义很大,既支持了地方经济,也支持了国家的急需,还支持了浙大”。
    
    吴朝晖向记者描述小岛的未来模样。“我们首先从新能源入手”。第一个项目示范是新能源,在岛上,风能、电能、太阳能、潮汐能相结合研发,项目得到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支持,加上企业配套,舟山市政府支持,总投入1.2个亿,现在新能源示范项目已经启动,“这是中国第一个在封闭岛屿中搞多种能源综合应用。”第二个项目围绕岛屿的海洋工程,“海洋工程是国家战略”。再就是,舟山是天然的渔港,在鱼的深加工和生物运用方面的研发,我们也在岛上做。第四个要搞农业开发,岛要自成体系,要研究岛上的蔬菜怎么种。还有,就是把整个岛屿打造成智慧岛,包括卫星通讯用于手机通讯。“我们要让小岛能够自循环,是绿色的。”
    
    协同创新的另一个方面是要围绕舟山地区产业发展,舟山在定位渔业之外,还要发展海洋装备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浙大和舟山市将围绕这两个产业开展研究。吴朝晖很看好这两个产业的研究前景,“目前看起来还是可以的,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响应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
    
    赵荣祥教授是新能源项目的主持人,浙大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他说,“我们的研究是要把海洋能用起来,因为海洋有波浪、有洋流,要利用它发电。但这个电是不稳定的电,如何稳定下来有一系列的技术,我们要在岛上研究。”他幽默地说,“技术也要协同创新”,“海岛开发涉及到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不需要稳定电流,海洋发电的缺点是不稳定,如果把海水淡化与海洋发电做一个合作,会带来新的非常好的优点”。他解释说,海水淡化用水是波动的,海水淡化的流量也是波动的,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这个波动正好与海洋波流、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波动互补。
    
    对科技岛项目的协同创新,赵荣祥的感受很深,新能源项目得到了舟山市政府、舟山国家电网、舟山电力的支持。“政府把码头给我们建好,没有政府层面的协同创新,我们是做不了的。我们既要试验与陆地并网的模式,也要试验孤岛模式,里面有很多问题,舟山电力不支持,我们也弄不了。”现在,“浙大网新智能电网、浙江海流能发电都已加入进来,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这个力量是巨大的”。
    
    “摘箬山岛的开发建设,不仅是探索我国海岛开发保护的成功模式,还将对我国海洋关键技术研发、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具有示范意义,也将为我国海岛开发保护提供示范效应。”吴朝晖说,“它的意义不可低估。”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