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
媒体报道

[今日早报]将大爱传递到贵州山区

编辑 :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 :2012-08-13浏览次数 :2048

    早报讯 27小时的长途火车、颠簸的山区大巴……近日,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20多名师生远赴贵州湄潭求是高级中学,与浙江圣奥慈善基金会合作展开支教活动。炎炎盛夏,山区的艰苦条件愈发激起了他们的热情,将纯正的英语、欢乐的笑声和温暖的大爱一齐传递了过去。
    
    
小山城高中生盼着浙大前辈来上课
    

    带领支教队伍的是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何文忠。
    
    他告诉记者,赴贵州遵义湄潭支教是浙大外语学院承继了4年的优良传统,对浙大学生是一次宝贵的实践锻炼。同时,湄潭是浙大西迁办学的“第二故乡”,能为那里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连续多个暑假带队实践的何文忠,早已成了湄潭的“常客”。在那个小小的山城,每年高中的孩子们都盼着浙大的哥哥姐姐们前来上课、交流,外语学院的这支支教队伍,也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何文忠告诉记者,贵州作为我国相对贫困落后的省份,虽然近年经济发展、教学条件普遍改善,但教育资源,特别是英语教学资源尤其落后。
    
    “我们支教的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中学,高三学生每年高考成绩其他各科都与别的省份不相上下,唯独英语科目,150分的总分,平均分只有90分左右,每年能考120分以上的孩子屈指可数,这跟其他省份差距太大了,整体上也影响了一批学生的高考成绩。”
    
    
英语支教团在当地很“稀罕”
    
    究其原因,难关还是出在师资力量上。何文忠向记者坦言:“我们支教了这么多次,发现湄潭虽然经济发展了,教学条件好了,但一些学科的师资力量依然相对较差。许多英语老师其实都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经过一些教师培训后就上岗教书。而这么多年以来,当地也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英语课基本都是用中文沟通的。”
    
    正因如此,这支英语支教团的出现在当地显得尤为“稀罕”。据介绍,支教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给求是高中的一批准高二学生进行英语培训,每天7节课,主要包括英语口语、英语技巧培训、课外阅读等,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其实每个暑假通过短短十几天的支教,要把孩子们的英语提高多少分,这并不现实。我们支教,主要是教给孩子们一种学习方法,改变他们以往学习英语灌输式的那种方式,在快乐的沟通、交流和欣赏中,对英语学习有新的观念想法,同时帮他们树立信心,高考英语也不是那么可怕。”何文忠说。
    
    
支教人员鼓励孩子多开口
    

    从杭州远赴湄潭,一路崇山峻岭、崎岖颠簸,体弱的人甚至会出现头晕等轻微高原反应。
    
    然而,支教的27名同学依旧热情洋溢。
    
    何文忠介绍,在支教队伍中有8名外语学院的研究生,不少人都是圣奥爱心社的成员。支教团队住在湄潭当地条件简陋的招待所,每天伙食都是铁盆装的、辣椒炒的工作餐,但大家都非常习惯,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们的交流互动。
    
    何文忠说:“因为当地的高考英语并没有听力,因此平时英语课老师也基本不会特别针对口语进行训练。我们第一天上课,有时会请当地学生们用英文作自我介绍,不少孩子一句话说不完整,有的发音语调也很不正确。长期以来,大家都‘怕开口’。所以在上课中,我们都会鼓励他们多多开口,用英语拉进心灵的距离。”
    
    (201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