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田野上稻浪翻滚。
9月的一天下午,记者来到湄江中学采访。
穿着支教团白色文化衫的周俊杰,从教室里走出来。这个充满朝气的浙江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浙江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抗战时期,浙大西迁与湄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而在浙大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身上,周俊杰又看到了当代青年应该担当的责任。因此,他选择用一年的时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来湄潭。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湄潭分团2007年成立至今,已有6届35人来到这里工作。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兢兢业业,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湄潭所有乡镇调研贫困学子的情况,发起“求是心·西迁情”春晖助学工程,得到浙大校友的广泛支持,仅2010年到2012年就争取到近百万元的助学资金。
在今年8月22日举行的“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中,浙大研究生支教团、共青团湄潭县委及县内爱心企业的代表通过实地走访,争取到2家企业、35家单位和个人、县扶贫专项资金和希望工程资金共计803010元,资助今年考上大学的214名贫困学子。
此外,浙大支教团还发起并实施了求是强师工程、求是心灵工程、求是成才工程和求是春晖家园工程。其中求是强师工程的具体内容是每年在湄潭县的求是、湄潭、湄江3所中学,选拔20名优秀教师前往杭州培训学习,反响良好。
山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块空白,支教团便在求是高级中学、湄江中学建起心理咨询室,接受全校同学涉及学习、情感、挫折、压力、心态等方面的咨询,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支教团还在贵州地区支教团中首创心理报纸《心世界》,不仅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更得到了团贵州省委的高度重视与肯定。
在湄潭中学支教的本届支教团团长张振兴告诉记者,他已经是第三次来湄潭了。2009年7月暑假期间,他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来到贵州,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次是今年的6月份,他和支教团的两位老团长王承超(11届)、吴行(12届)一起,落实兴隆镇庙塘村修公路的事。
9月5日是他支教湄潭中学第一堂课的日子。备课、上课、辅导、交流、探讨,晚上回到住地,已经差不多10时。“如果说有一些遗憾的话,我永远错过了大学的毕业典礼,毕业照里面少了那么一个人,但我并不后悔。”张振兴说,到达湄潭的第二天是毕业典礼的日子,父母本来也说好要去杭州参加,最后也只能作罢。
支教团每一届的队员都给当地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多名队员一起工作过的湄江中学德育处主任李远洪感慨地说:“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和克难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湄潭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牟维说,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是一支主要力量,大学生怀揣梦想来湄潭支教,其精神难能可贵。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喻红秋这样评价,他们体现了志愿者精神和文明的力量,能让山里的孩子和外界相连,值得大力倡导。
(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