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我校副校长黄先海一行赴武义县新宅镇安凤村调研结对帮扶工作,考察“求是亭”“求是台”等帮扶项目,并召开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武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莫建斌陪同调研和出席座谈会。
莫建斌对我校25年来倾情帮扶新宅镇和安凤村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当前浙江省正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武义作为山区26县之一,既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也肩负着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浙江大学与安凤村的结对帮扶,不仅是校地合作的典范,更是武义与浙大深化合作的缩影,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新高度、开创新境界。
黄先海在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帮扶工作成绩基础上,提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建联建作用,高质优效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不断拓宽致富渠道,在共同富裕中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发挥工作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深化协同配合,切实落实各项帮扶举措。他强调,及时总结凝练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加快推进安凤村乃至新宅镇和武义县跨越式发展,合力推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国内合作办主任吴勇军代表学校汇报结对帮扶安凤村工作情况,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宋文坚介绍党建联建情况,农村指导员李坤峰汇报工作情况,产业专家汤一、卢建军、叶红霞、田金虎等分别结合各自专业领域、新宅镇和安凤村发展状况进行发言。
调研期间,黄先海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困难慰问补助金,校工会、经济学院、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继续教育学院、后勤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并向安凤村捐赠资金、药品和生活物资等。